第112講/問

轉載 通識教育中心 何昕家老師 臉書 / 20210816
第112講/問

"永續發展目標(SDGs)"在二年級可以教些什麼內容?
在GLOBAL SCHOOL PROGRAM教學資源中,提到在二年級針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教學,其最重要的目標與內容概述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瞭解在地到全球,全球到在地關係。
學生透過探索,瞭解課堂、學校、社區、地方、國家與全球的多樣性,包含文化獨特性與多樣性。
透過此,可以讓學生初步練習提問與傾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體課程大致上有五節課,分別為1.向我們周圍的世界提問。 2.訪問我的好朋友。 3.介紹我的好朋友。 4.好朋友圖像。5.回饋與反思。以下大致介紹課堂上的操作。
1.第一節課(30分鐘):向我們周圍的世界提問
理念
老師透過文字和照片來引起學生興趣,並引導學生提問。學生將練習提出適當的問題,請其他同學瞭解他們的文化、經歷和背景。通過圖片資料,學生能夠發現他們好奇的地方,並在教師的幫助下來提出適當的探索性的問題。提問是建立文化理解的重要的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對於瞭解周邊世界的更多元認知的方法。
流程
引起動機:老師給學生讀"小朋友在哪睡覺?"網站資料。https://www.jamesmollison.com/where-children-sleep
發展活動:從這本書中選出 3-4個兒童角色,詢問學生,如果他們想更好地瞭解書中的孩子,他們會問這些孩子什麼問題。教師將學生引導至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更多的反思。最後讓學生自行選擇,想要瞭解哪一個兒童?最後提出問題。
綜合活動:讓學師各自分享想問得問題。
2.第二節課(45分鐘):訪問我的好朋友
理念
透過第一節課中學到的技能,開放式提問的過程和主動傾聽,學生建立同理心 ,增加對同齡人的瞭解。進而學生將記錄其他同學的回答,並在課程中分享。
流程
引起動機:接續第一節課,老師引導大家看看不同的問題。
發展活動:透過兩個人一組,將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先問問自己,再想想可以如何問同一組的同學。
我瞭解我的同學嗎?
我想瞭解我的同學哪一部份?
與同學聊完天後,有哪一部份是讓我很驚訝的?
我還想知道什麼?
綜合活動:教師透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有人可以與全班分享一下自己對合作夥伴瞭解的一件新事物嗎? 發現與夥伴間有什麼共同之處嗎? 與夥伴不同之處在哪裡? 當夥伴問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時,感覺如何? 如果每個人都一樣,那會是好事嗎?
3.第三節課(30分鐘):介紹我的好朋友
理念
延續上一節課,學生將在班級中介紹對同學的訪談結果。通過引導,教師要提出指導性問題,幫助學生進行展示。透過分享他們的發現,學生將建立起課堂間不同文化間的理解。
流程
引起動機:延續上一節,同學可以分享訪到的同學的優點。
發展活動:透過不同創作:一首詩、一段舞蹈、一幅畫等,以表示他們對夥伴某些方面的欣賞。
綜合活動:引導學生運用以下指導性問題進行反思:當夥伴說到優點時自己的感受嗎?當聽到其他人的優點時自己的感受?認為什麼是最美好的事物時?覺得具有差異和特殊性的感受?
4.第四節課(40分鐘):好朋友圖像
理念
透過心智圖引導學生在好朋友圖像畫下來。
流程
引起動機:連結上次課程,好朋友提問與回饋。並且提問,對於好朋友會用哪些字詞的形容說明好朋友。
發展活動:老師透過引導小朋友發言,將相關字詞與形容詞寫在黑板上,透過老師與小朋友互動,慢慢匯聚成一幅心智圖,讓學生可以看到全貌。
綜合活動:最後引導學生說出,其看見這一個好朋友圖像的感受。
5.第五節課(20分鐘):回饋與反思
理念
確保學生能夠對提問的重要性進行多元認知,以及為什麼我們使用問題來建立聯繫 ,這是很重要的。通過教師引導下的反思思考,學生將會反思這一過程的重要性,希望技能轉移到課堂外的大社會背景下,遷移到向周圍的世界提出問題。
流程
引起動機:綜合回顧之前課程內容。
發展活動:老師進而透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反思。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困難?有哪些回答是令我驚訝的?透過提問,有看見之前沒看見的?
綜合活動:最後,老師引導對於學校、以及住家附近,有發現什麼問題?
以上資料
綜合整理至以下網站
https://www.globalschoolsprogram.org/resources
#SDGs教育實踐學堂

未提供相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