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講/問
Kioupi, V., & Voulvoulis, N. (2019).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Systemic Framework for Connecting the SDGs to Educational Outcomes. Sustainability, 11(21), 6104. https://doi.org/10.3390/su11216104
通過教育實踐永續發展轉型的參與性概念框架
文章中的系統思維被用作一種方法,以教育大框架,實踐轉變中的作用。建立在促進人類發展和能力的重要性之上,首先促進對永續的定義方式的理解,其次,與能力或素養間的連結,第三,教學法隅策略發揮作用的過程。
我們承認,將永續發展視為一種最終狀態,對受歷史和文化影響的理想、永續的未來的願景,可能會將教育計畫轉化為對這種未來的願景,但作為一個系統狀態的永續社會只能是系統參數和條件之間複雜相互作用的結果,教育引導社會達到這種動態狀態的轉型過程
系統方法的參與性和賦權性,透過永續發展目標的在地文化願景建立“教育願望”,並且不將其視為“產品”(即永續發展的固定願景),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思考永續性所需有利因素和條件的方式。這與整體的生態世界觀是一致的,該世界觀更多地關注過程而不是表象,認識到變革的系統觀允許永續的轉型過程。
如圖從系統角度的差距分析將永續性挑戰置於情境中,主要透過教育促進永續轉型過程,並將永續發展教育視為彌合當前不永續狀態與期望的永續狀態之間差距的手段。
此過程可以加速所有參與教育和永續發展的參與者的合作,使教育機構能夠清楚地瞭解永續性對其意味著什麼,並透過發展過渡到永續未來所需的能力,0努力實踐個人、團體、組織、社區和系統的轉型
概念框架基於以下系統思維技術:
1.願景:以產生永續狀態的參與性願景,
2.反思:以確定永續狀態的有利條件,公民需要發展的能力類型以實踐
3.監控和評估指標:這些指標將提供有關系統狀態和可持續狀態進展的資訊。
永續性轉型的教育框架和主要步驟:
(1)永續發展的參與性願景
(2)永續發展的有利條件
(3)永續發展轉型的能力
(4)永續發展教育(ESD)的教學法和學習策略
(5)監測和評估永續發展能力以及與永續狀態的時間
#SDGs教育實踐學堂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