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講/問

此篇文章與圖,整理自以下連結
https://www.facultyfocus.com/....../three-ideas....../
教育工作者早就認識到批判性反思在各種教育環境中的重要性和適用性,但在實踐中,對於許多人來說,仍然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模糊的概念。
在教育中,反思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約翰·杜威(John Dewey,1933)的教育理念,杜威將其定義為“根據支持的知識和相關結論,更積極仔細地考慮任何可能性”。杜威是第一個指出經驗本身並不構成學習的人,而是必須有意識地實踐才能使經驗成為學習的源泉。
在研究反思的深度時,羅傑斯(2001)進行了有影響力和仔細的研究和綜合,而Peltier,Hay和Drago(2005)提出了一種評估不同層次的反思思維的方法,其中包括習慣性行動,理解,反思和批判性反思。然而,基於有效的課堂研究缺乏,希冀結合反思來改善學生的學習,這使得教師在創造課程中反思的機會時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然而,反思對於學習是有其正向助益,透過反思,學習者培養他們的能力,將他們獲得的見解整合到他們的學習/生活經驗中,以便他們能夠做出更好的選擇並改善他們的學習(Rogers,2001)。
引導反思需要克服學生的阻力
自古希臘哲學家首次將反思確定為一種學習方式以來,反思一直是各種學科的教師和教師教育工作者最常用的教學工具之一。然而,任何試圖在他或她的教學中實施反思的人都會遇到學習者的阻力。
在完成反思任務之前,經常要求我的學生坦率地分享他們對參與反思的想法。雖然很少有人會自然地反思或被這種思維過程所吸引,但大多數學習者都表示,他們真的感到不舒服,談論自己和/或只是為了完成分配的任務而反思。有些人還承認,他們傾向於誇大自己的學習,以便對他們從特定學習事件中獲得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評價。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習者很少超越冰山,相反,他們傾向於簡單地描述習慣性活動或他們在任務或課程中做了什麼。
以下介紹的三個簡單的想法,協助引導老師進行反思
1.從學習者所在的地方(熟悉環境、在地議題、貼近學生經驗)開始反思。
進行反思需要有其深刻經驗,因此引導反思時,需要到學生自身熟悉的環境、在地的議題、學生的生命經驗,比較能帶動反思。
2.提供引導框架,引導學習者的反思路徑。
不一定所有學生自然進行反思,對於需要引導的人,使用一些引導性問題:例如回憶(例如,回憶一個情節/事件),重新捕捉(例如,捕捉情緒,成就和挑戰),相關(例如,將回憶的內容與以前的個人經歷聯繫起來),合理化(例如,理解模式或從經驗中學習以從過去的事件中創造意義),以及再思考(例如,針對未來的行動進行有目的的思考)。或者透過冰山圖,引導學生進行反思。
3.讓學習者自由嘗試不同的反思方式。
進行反思可以有很多元途徑,不一定只能使文字,透過繪圖、創作、影音等,都是學生將反思呈現出來的途徑, 若能以學生熟悉的方式進行反思,對於學生的學習是有其很大助益。
反思我們自己的思想是人類存在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反思的歸納性質意味著通過反思學習的結果往往不能立即被學習者辨別出來。批判性反思需要時間和大量的辛勤工作,但尋求促進學習如何通過反思來學習的方法,是自我調節學習的關鍵。
#SDGs教育實踐學堂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