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講/問

通識教育中心何昕家副教授 / 20210601


第39講/問
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學思達?
臺灣目前教育發展以進入百花齊放的階段,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若是透過臺灣百花齊放的教育取徑,是否能有其更深刻對話產生,在第10講/問,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十二年國教的自發、互動與共好連結?已經談及與十二年國教自發、互動與共好的連結,接下來連續想將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臺灣目前幾個教育取徑對話,也讓第一線老師瞭解到實踐永續發展目標(SDGs)教育,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
張輝誠:「學思達是讓老師和學生走向一輩子成長的道路。」在學思達的課堂中,老師的目標即是:培養學生多元能力,營造高效率學習,同時讓各種能力的孩子都得到舞台與鼓勵!
學思達教育基金會願景:改變台灣填鴨教育,釋放師生潛能,全面升級教學,在每一堂課培育孩子面對未來世界的能力。
引自:
http://lte-taiwan.weebly.com/3222736215.html
透過上述,學思達希望可以讓孩子面對未來世界的能力,而永續發展目標(SDGs)也是OECD提到當代學子目前培育其素養,也是要面對當代與未來世代,而永續發發展目標(SDGs)也是關鍵的十七個重要課題。
學思達教學上課基本流程五步驟:自學→思考→討論→表達(以上皆是「學生」為主體)→統整(老師為主體)。學思達講義上設計的「每道問題」,基本上都會進入這五個教學步驟循環,一個問題,一次五步驟循環,兩個問題,就循環兩次,以此類推。但是這五個步驟並不是僵固不變,而是根據「知識點」、「課堂時間」、「想要達到的學習效益」以及「教師評估教學現場情況」等等綜合因素之後,可自由調整。
引自
http://lte-taiwan.weebly.com/2341624605369482594523416......
上述提到"每道問題"均為驅動五步驟的關鍵,而永續發展目標(SDGs)在之前的相關回顧中,每個目標均代表真實世界的現狀,背後也都有其關鍵問題,現場老師可以以每個目標在地課題以及國際課題來進行提問,藉此進入學思達五步驟。
以問題點出發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此目標在地、國際的問題點進行探究學習,也將自學整合在其中,透過相關知識點完整,學生與老師可以逐步看見在地、國際問題全貌,也能進入更深刻的反思,在反思的脈絡或是方向明確,例如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對哪些人產生衝擊影響?等,反思脈絡明確後,便能進入深刻討論的脈絡,討論可能伴隨相關彙整、行動等,最後在引導學生將此過程進行表達,表達形式也可以透過多元形式進行,最後再由老師是一個參與者、也是觀察者的角色,統整其看見的脈絡,再與學生進行分享。以上描述,也整合學思達提及的教師五項專業能力。
而透過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核心的價值,或許可以提供給想透過學思達傳達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老師,有一個參考的方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提出了以人權為基礎的永續發展願景,將平等和不歧視作為其努力的核心,不僅包括經濟和社會權利,還包括公民、政治和文化權利以及發展權。
https://unsdg.un.org/2030-agenda/universal-value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學思達願景:培育孩子面對未來世界的能力,是不謀而合的取徑與方向。
#SDGs教育實踐學堂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