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講/問

通識教育中心何昕家副教授 / 20210630


第68講/問
海洋教育議題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關係與連結?
十二年國教議題手冊中,第四個議題便是海洋教育,手冊中提及需要推動海洋教育關鍵在於:臺灣四面環海,教育應強化對整體自然環境的尊重及相容並蓄的「海陸平衡」思維,學校可以塑造「親海 、 愛海 、 知海」的教育情境 讓學生親近海洋 、 熱愛海洋與認識海洋。藉由參與生動活潑且安全健康的海洋體驗活動 分享其體驗經驗
導引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 進而達到善用海洋 珍惜海洋資源 並維護海洋生態平衡的理想, 奠定國民之海洋基本素養建立海洋臺灣的深厚基礎實踐海洋的永續發展。
引自
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11&mid=7318&fbclid=IwAR1BoCaGk4x0VEclQjequTsoAOo4Y-0Z5u31RSN0AascinC87DkKI0Fq76M
透過上述海洋教育,也是以永續發展為關鍵方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最直接且深刻相關,便是目標14水下生命,主要希望"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並防止海洋環境的劣化"。與上述的海洋教育議題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包含海洋休閒、海洋社會、海洋文化、海洋科學與技術海洋資源與永續等概念是相當接近。
海洋環境是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的美麗生物的家園,海洋也提供了重要的自然資源。
您到過海邊嗎?海洋是否有滋養了您的身心靈?
海洋保護區通過增加漁獲量和收入及改善健康,為減貧作出了貢獻。海洋保護區也有助於改善性別平等,因為婦女在小規模漁業中做了許多工作。
我們的許多食物以及生活的氣候環境,甚至我們呼吸的空氣中的氧氣,最終都是由海洋提供和調控的。
而縱觀歷史,海洋一直是貿易和運輸的重要管道。
當前由於污染和海洋酸化,沿海水域逐漸惡化,正對生態系統功能運轉與生物多樣性產生不利影響,也對小型漁業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需要共同努力一起減少過度捕撈、海洋污染和海洋酸化。
詩人余光中《你想做人魚嗎?》的詩問道:「您知道山高不及海深嗎? 您知道地廣不及海闊嗎? 您知道海量是怎樣的肚量?您知道海涵是怎樣的涵養?海神的財富是怎樣的秘藏?」
姚盈芳(聯合國大學永續性高等研究所(UNU-IAS)研究員)將里海定義為海岸沿岸海域2海浬,包括岩石、海岸及潮間帶;不只水面,還有水底,以及漁民生活的陸地空間,例如靠海的民宅,住著從事漁業的人們,他們利用陸地修理漁具、曬漁網;另外,港口、魚市場這些靠近沿海的陸地,從事著和里海相關的經濟社會活動,都可算是里海。
引自
https://e-info.org.tw/node/208537
森林是大海的戀人,而串起森林與大海的線便是河川,河川是相當關鍵與重要的媒介,若您的學校旁邊有河川,也希望有機會帶著學生透過河川連結大海與森林。經典電影"大河戀"中的經點台詞:「 I am haunted by waters. 那河水縈繞我心頭。」也送給各位教育現場的師長。
https://youtu.be/ZuRnZbI99sI
#SDGs教育實踐學堂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