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出你所知道有關某個主題的廣泛事物——觀察、事實、想法。思考不同種類的事物。
2.將每個陳述放在複雜度量表的某個位置。
簡單---------------------------------------------------------------複雜
3.解釋你為何要將它放置在那個位置。
4.反思:你對這個主題有什麼新的洞見和疑問?
目的:這個方法鼓勵了什麼樣的思考方式?
此方法幫助學生透過識別主題的不同層面並考慮其複雜程度,從而建立對該主題更多維度的心智模型。這個例行活動的好處主要是學生為了選擇和解釋他們的評分而進行的推理。將每個想法指定到量表的"正確"位置並不是很重要。
應用:我可以在什麼時候、地點使用它?
當你研究了一段時間的主題,而學生對此有一些瞭解時,即可使用複雜度量表。但不要等到主題結束才使用這個例行活動。複雜度量表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呈現學生對主題整體的理解概念,讓你從中略知一二。
開始:有什麼使用這個方法的訣竅嗎?
擺放一個量表,一端標示"簡單",另一端標示"複雜"。讓學生在便利貼上寫下他們對某個主題所知道的陳述。然後讓他們把陳述放在連續體上。你也可以自由討論陳述的放置位置。有時,一件事在某方面很簡單,在另一方面卻很複雜,所以一個陳述也可以放置在量表上的多個位置。
___
透過複雜度量表這個例行活動,來規劃引導學生反思"永續發展"的創意教學活動。
活動步驟:
了解學生對"永續發展"的既有概念 請學生在便利貼上寫下他們對"永續發展"所知道的任何事物、觀察、事實或想法。
在黑板上劃出一條連續量表,一端標示"簡單",另一端標示"複雜"。
請學生將寫有觀點的便利貼依其複雜程度,貼在量表的適當位置。鼓勵學生解釋為何將便利貼貼在那個位置。
引導學生反思及討論:
為什麼有些觀點被認為簡單?為什麼有些觀點被認為複雜?
哪些面向讓"永續發展"變得複雜?
對於看似簡單的觀點,是否也存有複雜層面?
有沒有新的疑問浮現?尚未被列出的重要層面是什麼?
請學生試著重新安排便利貼的位置,根據新的洞見作調整。
總結這個活動,強調"永續發展"是一個多層次、各種面向環環相扣的複雜概念。鼓勵學生從多方位思考,採取跨領域的視角來看待永續發展議題。
藉由這個活動,學生可以反思自己對永續發展的理解程度,意識到其複雜性,激發更多探討的意願。過程中同儕間的互動、分享觀點也有助於建構完整的概念。這是一個具創意及反思性的教學活動。
___
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第16項"和平、正義與健全制度"作為具體示例,規劃引導學生反思此目標的創意教學活動:
讓學生在便利貼上寫下他們對"和平、正義與健全制度"所知道的任何事物、觀察、事實或想法。例如:無戰爭、人權受保障、政府透明化等。
在黑板上劃出簡單至複雜的連續量表。
請學生將寫有觀點的便利貼依其複雜程度,貼在量表的適當位置,並解釋原因。例如: "無戰爭"可能被視為較簡單的觀點 "人權受保障"則涉及複雜的法律體系和執行層面 "政府透明化"涉及制度改革、公民審查等複雜面向
引導學生反思及討論:
為什麼有些觀點被認為簡單?為什麼有些觀點被認為複雜?
和平、正義、健全制度三者之間存有何種關聯?哪些面向讓它們變得更加複雜?
對於看似簡單的"無戰爭",是否也存有複雜層面?如何達成並維繫和平?
有沒有新浮現的重要層面?如貪腐問題、難民人權等未被列出。
請學生試著重新安排便利貼的位置,根據新的洞見作調整。
總結這個活動,強調SDG16包含許多層面,需要跨領域的努力。制度健全是基礎,但如何落實正義、保障人權、化解衝突等都是複雜的課題,需要持之以恆的工作。鼓勵學生以開放心胸探討,找出有意義的行動方案。
透過這個活動,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審視SDG16的內涵,體會其複雜性,激發更多對話與行動的意願,培養系統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