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標簽:環境保護論文 倫理道德理論論文
論文作者: 程曉皎
摘要:關於科技與倫理道德的關系,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當現代文明把掠奪和征服自然視为自己的價值圭臬,那麽,科技進步造成環境汙染与生態危機的出現就是必不可免的。本文對環境保護、科學技术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三者之間的关系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科學的倫理審視,從而得出結論;科技與伦理道德雖屬於不同的文化領域,但科技的發展與倫理道德的进步在總體上又是相互影響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給倫理道德帶來了新的理論方向,倫理道德的完善也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理論支撐。
一、科學技術的倫理審视
(一)科學技术罪惡論
此種觀点認為,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非但不能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成正比,相反會使人们的道德越來越墮落。這種思想最早的代表為老莊學派。“只有無知無識的嬰兒才保持著高尚的道德品質”老聃如是说。在資產階級的倫理思想家中,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科學技術的進步使人的道德越來越趨於淪丧的地步。盧梭認為:科學藝術和文明的發展,是社會一切惡習產生的根源和资本主義社會越來越嚴重的道德敗壞的誘因。“科學和文藝日益进步,可是人類變得愈來愈壞了”,“一切甚至道德本身,都誕生于人類的驕傲。因此科學與藝術的誕生乃是出於我們的罪惡。”這些思想,把科學技術看成人類道德墮落的原因,以致最終走上主張人類應當回復到無文化、無科学、無法律的自然社會的道路。雖然這種觀點包含著对資本主義社會片面強調科學技術而不重視道德品质的批判,但也包含著對资本主義社會道德日益墮落的控诉。
(二)科學技術自善論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會使人們的道德水平自然而然的提高是這種理論的主要觀點。愛尔維修和霍爾巴赫等人認為,道德和幸福的客觀基礎是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所謂道德是使自己和別人都有幸福生活的行為。他們一致認為,“人類行為的準則是利益和需要,這也是人類道德努力的準確尺度。人們的道德情感、道德觀念的前提是社會物質生活的發展,同時人們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觀念也會依據社會的和個人的現实利益而變化。”同時,他們也都認為科技越發达,物質財富越豐富,就越能使個人得到幸福,越能使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達到和諧。
(三)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觀点
馬克思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從最終意義上說,必將有利於人類道德水平的提高。生產關系才是決定道德這一社會上層建築和社會意識形態的根本所在。”這是在一定的生產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适應生產力的發展並隨著生產力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推動勞動者能力的提高和生產工具的改進,導致社會生产力的變化,促進生產力和生產关系的矛盾運動,引起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從而推動着人類道德進步的是科学技術的發展。
同樣,科學技术在道德發展中的作用問題,必須被放在一定的歷史範圍內,加以辨證地考察。科學技術的發展,物質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以及隨之而來的整個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在客觀上務必将比已往任何歷史條件下更有利於人們道德水平和道德覺悟的提高。科學技術的发展,即不能決定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也不能成为判斷社會道德水平的直接依據和標準,雖然他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的道德狀況發生這样或那樣的影響。判斷一個社會的實際道德水平,應該主要以居於這個社會的主導地位的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規範為依據。無論哪個社會的道德體系,都主要以它的基本原則和行為規範來為這一社會的經濟結構和相应的階級利益服務。因此,判斷社會道德水平進步與否,是不能只參考科技的發展的。
二、科學技術的環境之殤
20世紀人類社會在科學技術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燦爛文明。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為:人對自然的依賴性和能動性,人既依賴自然而生存,又是改變自然的力量;人類要改造自然又受自然的制約;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依存、適應、沖突與和谐。人與自然關系的内涵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生變化。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階段,人對自然的依賴性强,主要為依賴和適應;人類是自然的奴隸,受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制約明顯。特別在中國人們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響,以道德修養為本,經濟上以农立國,輕視商業和工业,當然蔑視科技,認為科技發明是奇技淫巧,列為禁令。
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自然界的懲罰,如古代部分文明的衰落如美索不達米亞、古羅馬、古希臘、古絲綢之路的消亡。但是农業時代人類生產活動直接作用於自然客體,它的規模小、強度低,其负面影響較小。隨著工業化的到來,科技飛速發展,生產力大幅提高,人類對自然界的作用增強,又存在著過分強调人類能動作用的思想,人類以自然的主人自居,由於片面地按照人類的主觀意誌或需求去改造自然,往往違背客觀規律,釀成環境惡化、資源枯竭的苦果。前蘇聯於20世紀50年代在中亞幹旱草原地區大面積開墾草原種糧食,曾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但好景不长,開墾草原的結果終於招致1963年哈薩克斯坦草原墾区發生強大的黑風暴,橫掃了哈薩克斯坦新墾區,使墾區80%的耕地(約2000萬公頃)遭受慘重損失,不得不閉耕。人類對自然界的作用,不斷得到回應和報復。科技發展給人來的利益,只是暫時的,正如恩格斯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复”。
在工業化後期全球環境問題更加突出。许多全球環境問題在20世紀初還未能被人們所普遍認識和關註,但是到了20世紀下半葉,全球環境問題開始凸現。人類已经對氣候變化、臭氧層減薄、生物多樣性保護及荒漠化等問題,重新進行了審視。特別提到的是,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舉行。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議定書於2005年2月生效,截至2009年12月,已有184個《公約》締約方簽署。人類社會發展模式的反思,嚴酷的現實要求人們冷靜地審視人类社會的發展歷程,總結傳統發展模式的經驗與教訓,寻求發展的新模式,體现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協調及人类世代間的責任感。
三、如何認識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之間的關系
(一)社會生態與環境倫理觀
近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由自然的奴隶變成自然的主人,人與自然的关系逐漸成了改造與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關系。不論是忽視生態系統生存發展的需要及其对人類的長遠價值的“人類中心論”,還是過分強調人類的價值主體地位有悖於可持續發展思想的“人類中心論”都已逐漸失去社會思維主體地位。淡化人類價值主體地位,過於激進的“生物中心论”,雖有保護自然和環境的內容也難以讓人接受。因此,構建適合當今時代的可持續的環境倫理體系是很必要的。可持續發展理论的誕生,為人類重新認識人與環境的關系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平臺。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觀,首先必须對環境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自18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以來,科技革命創造了人類引以自豪的工業文明,但在片面發展觀的指導下,不僅將人類引入“唯物主义”歧途,導致人性扭曲和社會變態,而且引發危及人類生存和發展方面的一系列生態、經濟和社会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及其造成的影響,從地域上看,已帶有全球性的特點,從時間上看,是長期的、不可逆的;從形成機理上看,已不僅僅是孤立的生態環境,或經濟環境,或社會環境問題,而是具有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互為因果的特點。可持續發展環境观的建立應立足於正確處理環境與发展兩者之問的關系,著力於解決社會、經濟、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矛盾,以提高環境的納汙能力、自凈能力、生產潛力和可持續能力為中心,以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的。
(二)科技理性與生態倫理
人類認识世界與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強,科技理性不斷膨脹、价值理性與人文理性日益萎縮,科技理性的片面發展暴露出自身的合理性限度。因此,應當給予科技理性以必要的“生态”補充,尋求“生態理性”的道德合法性,使“科技理性”与“生態理性”在人的發展中、在生態倫理道德教育中以及在真、善、美的生態伦理實踐中保持適度的張力,從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伦理道德作為人的文化系統的一部分,在走向自由存在中發挥著重要作用,其每前進一步都彰顯着人類本質的進一步完善。傳統的科技理性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僅僅体現出利己而不關心“它”的層次,這與人本質上應具備的道德層次是不相稱的。生態倫理就是要彰顯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既應利己,也應利它,從而更好地實現主體目的性的美德,是對原有道德倫理的超越,是道德進化的再完善。從這種意義上看,由科技理性到生態倫理不是自然的選择,而是人類在自主道德的进程中的一種文化自覺。
轉貼于 免費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hi13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