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講/問

SDGs教育推動關鍵策略:反思學習35-反思沉思~說話棒、反思的開放空間

說話棒

方法
「說話棒」或「演講者的權杖」,是原住民民主的工具,被許多部落使用,特別是北美西北沿岸原住民。說話棒可以在一個群體中傳遞,或者僅由領導者使用,作為他們在公眾場合發言的象徵,以展現他們的權威和發言權。

我們使用它作為一種分享思考的工具。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我們習慣於進行討論、辯論、提出關鍵問題並相互回應。通過這種方法,我們邀請一種不同的分享方式:試著真正傾聽,僅僅分享你在腦海中或心中的想法。團體坐在一個圓圈中,說話棒從與會者中傳遞。每個人分享他/她從前一天得到的關鍵見解或學習到的教訓。你也可以允許分享未完成的思想、困境或被喚起的情感等。只有拿著說話棒的人被允許發言和分享一件事;其他人則傾聽。這樣做既能讓圈子中的每個人都被聽到,特別是那些比較害羞的人。

在開始時提醒參與者可以發言的時間(例如1分鐘或1個句子),以確保每個人在可用時間內有機會發言。

選擇性:如果有人不想說話,也可以直接把說話棒遞給下一個人。或者,說話棒放在圓圈的中央,任何有話要說的人都可以走到中間,拿起說話棒並與團體分享。主持人應強調寂靜是可以接受的:人們可以在一個人講完話後和下一個人拿起說話棒之間留下一段時間的間隔。寂靜可以提供更多個人的反思空間,也是放慢節奏的一種愉快方式。只需試著聽聽對方的思維在哪裡,不要去改變它,只是承認它。為了啟發和提醒,你可以在地上放一些A4紙,上面寫著「思想」、「感受」、「困境」、「問題」、「理解」等字眼。主持人需要掌控時間。

這個工具已經有錄影:
www.mspguide.org/tool/reflection

材料
一個說話棒,或者象徵說話棒的東西(花朵、蠟燭、小球等)。

備註
很重要的是要好好介紹和設定這個練習,並營造正確的氛圍。

優點:這是每個人以輕鬆方式說幾句話的愉快方式。這也是一個結束培訓課程的好方法。

缺點:無論說什麼,都是對的。主持人不應太多干預或回應,沒有討論,只是分享。如果人們沒有抓住正確的能量,或者無法應對寂靜,分享可能變得輕浮和表面化。

參考資料不詳。這個方法來自北美印第安人。

將「說話棒」方法應用於SDGs引導反思的工作坊中。這個方法可以幫助參與者深入思考他們在實踐永續發展目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並促進彼此之間的分享和學習。

在這樣的工作坊中,我們可以以圓形的形式坐下,每個參與者都可以拿著一個象徵說話權的物品,比如一根小棍子或一朵花。我會提醒參與者,這是一個安全的空間,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首先,我會要求每個人分享他們在實踐特定永續發展目標方面的關鍵見解或學習到的教訓。例如,假設我們的目標是減少貧困,我會鼓勵參與者分享他們在幫助社區中的貧困人口方面取得的進展,或者他們在該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當一個人拿著說話棒開始分享時,其他人必須保持專注並傾聽。沒有討論或評論,只是純粹的分享。這個方法有助於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被聽到,特別是那些通常比較內向的人。

提供一些提示詞,如「思想」、「感受」、「困境」、「問題」、「反思」等,以幫助參與者更好地組織和表達他們的思想。

舉個例子,假設一位參與者分享了他們在教育領域的努力,特別是提供教育機會給貧困地區的兒童。他們可能提到他們所建立的學校或計劃,以及他們觀察到的孩子們在獲得教育機會後的改變。接著,下一位參與者可能分享了他們在相同目標上的挑戰,例如資源不足或缺乏社區支援。

此外,這種方法也有助於建立一種尊重和實踐共同關注的氛圍。當每個人都能夠專注地傾聽,並且沒有評判或干擾時,參與者感到被重視並受到鼓勵。這樣的環境促進了開放性和誠實的對話,使參與者更容易接受和吸收彼此的觀點。

在SDGs引導反思的工作坊中,使用說話棒方法可以使參與者更深入地探索他們在可持續發展目標實踐中的經驗和學習。它創造了一個共享和學習的空間,促進了思想的交流和互動,並對參與者的個人成長和行動提供了支持。

以上是將「說話棒」方法應用於SDGs引導反思的完整事例。通過這種方法,參與者可以深入思考和分享他們在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洞察和教訓,同時建立一種尊重和支持的氛圍,促進互相學習和成長。

___________

反思的開放空間

方法
這是一個「極簡主義」的工具。團體以圓圈形式坐在一起,基本上讓他們自行引導反思。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清楚地說明這個方法和目標。可以使用以下的措辭:

「大家早上好。我們在這裡要反思你們所學到的東西(提到特定的事件/經驗)。這是一個開放的反思空間。在接下來的30分鐘中,我們將留在這個房間和這個座位安排中。你們的任務是反思昨天所學到的東西,以及對你們自己和工作的意義。靜默可能是一個完美的空間,讓你們反思和理解所學到的東西,但你們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問題、困惑、擔憂和結論。我會作為協調者在這裡,管理時間。你們想要談論什麼,誰想要開始?」

在這30分鐘內,協調者盡量不介入。如果團體偏離了任務,他/她可以提醒他們目前的任務:“我可以提醒一下你們的任務,那就是反思昨天所學到的東西,以及對你們自己和工作的意義。”

或者,協調者也可以偶爾介入(不要太頻繁,例如在30分鐘內介入4次),分享對團體的「元反思」或對他們的工作方式和/或所面臨困難的假設。

材料
圓圈形的椅子。

備註
優點:這種極簡的結構和最少的干預方式,讓團體自行引導討論和反思。有時會出現令人驚訝的深刻思考。

缺點:這只適用於一個比較成熟的團體,在其中有足夠的信任和願意以較少結構化的方式進行探索和工作。如果團體尚未準備好,可能會導致混亂、笑聲以及團體內信任的減少。

這個方法可以應用於SDGs相關的學習和反思活動。以下是一個完整的事例:

場景:一個非營利組織致力於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該組織的成員在一個工作坊中學習了關於SDGs的具體知識和實踐案例。

方法應用:

說明目的:主持者開始向參與者說明,早上好大家!今天我們來反思你們在昨天學到的關於SDGs的知識和經驗。這是一個開放的反思空間,我們將花30分鐘的時間在這個房間裡進行反思。你們的任務是思考昨天學到的內容對你們自己和工作的意義。靜默可以是一個理解所學內容的完美時刻,但你們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感受、問題、困惑、擔憂和結論。我作為協調者在這裡,會管理時間。那麼,你們想談論什麼?誰想要開始?

自主反思:在接下來的30分鐘內,參與者坐在圓圈形的椅子上,他們被鼓勵自主進行反思。他們可以選擇保持沉默,用來思考和理解所學到的內容;或者他們也可以選擇分享自己的觀點、心情、疑問等。

協調者的角色:協調者在這30分鐘內盡量不干預,但如果團體偏離了任務,協調者可以提醒他們回到反思的內容。同時,協調者也可以在必要時進行一些介入,例如分享一些關於SDGs的元反思或者對團體所面臨的困難提出假設。

分享和討論:在30分鐘結束時,協調者可以邀請參與者分享他們的思考和心得,並進行進一步的討論和交流。這個過程中,可以促進成員之間的互動和學習,以及加深對SDGs的理解和應用。協調者可以引導討論,提出深入的問題,幫助成員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理解SDGs。

例如,一位參與者可能分享他對某個特定SDG目標的看法,並提出一個具體的行動計畫。其他成員可以表達對這個想法的支援或提供不同的觀點和建議。這樣的討論可以激發創新思維,促進彼此之間的合作和學習。

此外,協調者可以觀察團體的互動和反思過程,並在適當的時候提供「元反思」。例如,協調者可以分享對團體合作模式的觀察,提出一些假設,並引導團體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援和實踐SDGs。

優勢:這種方法提供了一個開放的空間,讓參與者自主進行反思和討論。它促進了深度思考和互動,讓參與者從彼此的經驗和觀點中學習,並激發創新思維。

缺點:這種方法需要一個成熟的團體,其中成員之間有足夠的信任和願意開放地探討。如果團體尚未達到這種狀態,可能會出現混亂、笑聲和信任減少的情況。

總結:這種開放的反思方法可以適用於SDGs引導反思,通過提供一個自主和互動的空間,促進成員之間的學習和合作,並加深對SDGs的理解和應用。然而,在應用之前,協調者需要確保團體具有足夠的成熟度和信任,以確保反思過程的順利進行。

#SDGs教育實踐學堂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