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目的、複雜性
選擇一個物體或系統,然後問:
它有哪些部分?
有哪些不同的部分或組件?
它的目的是什麼?
每個部分的目的是什麼?
它的複雜性是什麼?
在零件和目的之間的關係,或其他方面,它是如何複雜的?
目的:這種常規鼓勵怎樣的思考?
這種常規幫助學生放慢步伐,通過鼓勵他們超越對物體或系統的明顯特徵的看法,進行仔細、詳盡的觀察。這種常規激發好奇心,引發問題,並提供進一步探討的領域。這種常規是三種PZ思維常規之一,從命名零件開始。命名零件是探索複雜性的重要方式,因為它揭示了物體和系統具有眾多相互作用的組件。
應用:我可以在什麼時候和哪裡使用它?
這種常規可以用來探索幾乎任何物體或系統。對於學生可以直接觀察或繪製圖表的物品,它特別有效。如果您將這種常規應用於自然界的物體或系統,而不是人類設計的物體或系統,您可能需要用「功能」替換「目的」這個詞。這是因為人造物體和系統是根據有意圖的目的而製作的,而在自然界中,形式和功能是共同演化的,而無需明確的意圖。
學生需要多少背景知識才能使用這種常規?如果主題是一個物體,它在物理上是可見的,學生可能不需要太多的背景知識。但是,如果學生正在處理一個超出他們目前觀察範圍的系統,例如民主或回收,讓學生具有一些背景知識,或給他們機會反思他們與該特定系統互動的經驗,可能是有益的。
啟動:使用這種常規的一些建議是什麼?
這種常規的三個元素可以一次性介紹,但通常建議在零件步驟上花更多時間,以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詳細觀察。 (如果物體實際存在,可以鼓勵學生繪製它的零件,作為仔細觀察的一種方式。)一旦學生花時間進行零件步驟,接下來的兩個步驟——目的和複雜性——通常會自然而然地流動在一起。
在使用這種常規的過程中,如何使學生的思維變得可見?這種常規提供了一個機會,通過創建各種物體和系統的零件、目的和複雜性的列表、地圖和繪圖,使學生的思維變得可見。通常學生會發現常規的三個步驟和他們的圖表之間存在聯繫,他們的圖表可能包含許多連接線和註釋,甚至有時看起來很混亂。這通常是一種好事,因為它表明學生正在發現複雜性的真實混亂。
這種常規能否用於非常年幼的學生?是的,儘管通常對於學前至四年級的學生,您可能希望引導討論並製作一個集體的圖表或圖。此外,您可以考慮將「複雜性」一詞替換為更易理解的術語,如謎題或問題。
___
對於引導思考「永續發展」複雜問題的方法,可以運用類似的思考常規,對「永續發展」進行以下問題的分析:
部分:
「永續發展」的各方面組成是什麼?
它的不同元素或組件有哪些?
目的:
「永續發展」的目的是什麼?
每個組成部分的目的是什麼?
複雜性:
在「永續發展」的零件和目的之間存在什麼樣的複雜性?
它在零件和目的的關係、或其他方面有哪些複雜之處?
這樣的思考常規可以幫助探索「永續發展」的多樣性組成,了解每個組成部分的目的,以及這些元素之間的複雜關係。同時,它也能激發對永續發展相關問題的好奇心,引發更深入的探討和進一步的研究。
此外,您可以考慮以下方面:
應用範圍: 「永續發展」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您可以將這種思考常規應用於各種與永續發展相關的主題,例如環境、社會、經濟等。
背景知識: 考慮參與思考的人的背景知識。對於理解「永續發展」的整體系統,可能需要一些有關環境科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基本知識。
可視化: 利用可視化工具,例如圖表、地圖或簡圖,幫助清晰呈現「永續發展」的組成和相互關係。
這種系統性的思考可以促使更深入的對話,使人們能夠更全面地理解和探討「永續發展」這一複雜的主題。
___
針對永續發展目標SDG15:“保護陸地生態系統,並推動永續利用,管理陸地。” 我們可以透過思考部分、目的、複雜性等方面來引導思考:
部分:
SDG 15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什麼?
具體涵蓋哪些領域,例如生物多樣性、森林管理、土地退化等?
目的:
SDG 15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每個涵蓋領域的目的是什麼?例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森林的永續管理、防止土地退化等。
複雜性:
SDG 15在不同領域之間存在哪些複雜性?
這些複雜性體現在零件和目的之間的關係,或是其他方面?
思考SDG 15的複雜性可以引導對以下問題的深入思考:
不同地區的陸地生態系統有何不同之處?
生態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之間的平衡如何實現?
如何應對人類活動對陸地生態系統的潛在影響?
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的挑戰是什麼?
同時,應用範圍可以擴展至涉及到SDG 15的相關議題,例如氣候變化、社會正義、土地權益等,這樣可以更全面地探討SDG 15所處的整體系統。
在啟動思考時,可以先從探討SDG 15的不同方面入手,然後逐步深入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複雜性。同時,可視化工具如地圖或圖表可以有助於清晰呈現SDG 15的結構和關係,使參與者更好地理解和討論這一永續發展目標。